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,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(guān)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,上好與現(xiàn)實結(jié)合的“大思政課”,爭當有溫度、有深度、有厚度的新時代青年,6月29日到7月5日,生物科學與工程學院“微光‘童’行”暑期三下鄉(xiāng)文明實踐隊前往贛州市大余縣、瑞金市,開展“挺膺擔當勵青春,微光‘童’行向未來”主題實踐活動。
保障糧食安全,閃耀青春擔當
微光“童”行團隊積極響應國家糧食安全政策,在楊梅村、九天社區(qū)、樺林社區(qū)文明實踐站開展糧食安全主題教育。隊員們挽起褲腳,深入田間地頭,學習水稻的栽培過程,幫助農(nóng)戶種植水稻,當秧苗扎根沃土的瞬間,深刻體會到了從“一根苗”“一顆稻”到“一碗米”的艱辛過程,為保障糧食安全躬身篤行。面對孩子們對“青草水稻分不清的疑問”,青年宣講團成員詳細解釋了生長習性和葉片特征,教會了小朋友如何辨別,并強調(diào)糧食安全對于國家穩(wěn)定與民生福祉的重大意義,在小朋友心中筑牢糧食安全思想,將傳統(tǒng)美德根植于心,珍惜糧食踐行于行。
支教溫暖童心,青春筑夢前行
初次見面,小朋友們便熱切地圍攏過來:“姐姐,去年那個雪倩姐姐和文俊哥哥來了嗎?他們會來給我們上課嗎?”面對小朋友的疑問,志愿者們用輕松有趣的猜謎游戲迅速拉近了距離,在歡聲笑語中氛圍逐漸升溫。通過剪窗花、制作非遺文化漆扇、防溺水安全主題教育、生物科普等專題課程,引導小朋友們汲取知識,寓教于樂,把“防溺水、重安全、珍生命”的理念根植在孩子們的心中,拉起一道生命紅線。發(fā)揮自己生物學科的優(yōu)勢帶小朋友們走進生物的奇妙世界,普及生物知識和農(nóng)業(yè)知識,引導小朋友們節(jié)約糧食,保護環(huán)境。
凝聚青春力量,助力鄉(xiāng)村振興
志愿者們深入苦瓜種植大棚,看著藤蔓上的一個個長勢喜人的苦瓜,盧阿姨欣喜地說:“種苦瓜雖然辛苦,但是種出來的瓜質(zhì)量好,有銷路,天天都有收成,我覺得很開心,也不覺得辛苦了!”別看這小小的“苦瓜”它不起眼,卻是農(nóng)戶致富法寶。采摘、分揀、打包、裝箱,碧翠的瓜離開滋育的藤,苦瓜變成“甜瓜”,托起了農(nóng)民們的致富夢,志愿者們用耕勞與汗水澆灌青春之花,唱響楊梅村鄉(xiāng)村振興主旋律。在這片熱土上,體驗三農(nóng)、服務三農(nóng),用實際行動為中國式現(xiàn)代化建設(shè)貢獻自己的力量。
追尋紅色足跡,傳承革命精神
志愿者們前往“一蘇大”“二蘇大”舊址、紅井革命舊址、華屋村、“長征第一山”云石山、葉坪革命舊址群開展紅色走讀活動,了解黨的歷史,緊緊追隨黨的腳步。每一處舊址都保留著歷史的痕跡,每一件展品都訴說著革命的艱辛。那些黑白的照片、破舊的衣物、簡陋的武器,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生動展現(xiàn)在隊員們眼前。隊員們似乎重回那個戰(zhàn)火紛飛的年代,感受著革命歷史的厚重和革命精神的偉大,感受著革命先烈們?yōu)榱嗣褡濯毩⒑腿嗣裥腋K冻龅木薮鬆奚?/span>
在瑞金紅井革命舊址,隊員們聆聽了那句至理名言“吃水不忘挖井人,時刻想念毛主席”,這不僅是對先烈們的緬懷,更是對隊員們的一種警示,提醒他們要時刻銘記先烈們的豐功偉績,不忘初心、牢記使命。在華屋村,隊員們深入了解了“十七棵松”的動人故事,這十七位參加紅軍的華屋子弟讓隊員們深感震撼,他們不禁為先烈們的英勇事跡而感動,也為我國偉大的革命精神所感染。當年,僅24萬人口的瑞金中11萬人參軍參戰(zhàn),5萬多人為革命捐軀,1.08萬人犧牲在紅軍長征途中。
在本次暑期三下鄉(xiāng)活動中,隊員們秉持著嚴謹、篤實的態(tài)度,通過不懈努力和辛勤付出,展現(xiàn)了汗水的光輝。他們躬身踐履,以實際行動詮釋了奮斗的風采,爭做有理想、敢擔當、能吃苦、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,在推進強國建設(shè)、民族復興偉業(yè)中展現(xiàn)青春作為、彰顯青春風采、貢獻青春力量,奮力書寫為中國式現(xiàn)代化挺膺擔當?shù)那啻浩隆?/span>
供稿:蘆楠婻 鄧欣瑤 羅強 審核:孔令保 吳曉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