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是一名高校團干部,指導學生獲得一次次全省大獎,打造了1個國家級明星社團、1個國家級百強社團;他是一名志愿者,志愿服務累計超過20000小時;在他的抽屜里,一摞摞證書見證著他15年來對共青團事業(yè)執(zhí)著的追求和無限熱愛。五四前夕,他獲得團中央的表彰,被評為2018年度“全國優(yōu)秀共青團員干部”。他就是園林學院團委書記陳小志。

創(chuàng)新團建的“小陳老師”
陳小志創(chuàng)新“團建+”服務項目,大力實施“團建+服務地方經(jīng)濟”工程,依托人文學院法律專業(yè)人才優(yōu)勢,組建以法學專業(yè)學生為主體的江西農(nóng)業(yè)大學大學生法律宣講團,深入江西省部分縣鄉(xiāng)實施“一村一法律顧問”,開展“法律明白人”培育工程,弘揚憲法精神,普及法律知識,推動百姓法律意識提升,為當?shù)乩习傩战鉀Q了很多實際問題,規(guī)范化解村級各類矛盾糾紛,維護村集體和村民的合法權(quán)益,得到老百姓們一致好評,也獲得了較好的社會反響。
這一活動被評為全國大中專學生志愿者暑期“三下鄉(xiāng)”社會實踐“千校千項”成果、“最具影響好項目”、江西省大學生普法聯(lián)盟憲法宣傳教育實踐評比活動“一等獎”,該宣講團也被評為全國大中專學生志愿者暑期“三下鄉(xiāng)”社會實踐活動“優(yōu)秀團隊”。
學生心里的“小志哥”
在學生們心中,無論是學習上,還是生活中,只要遇到難題,都會想到陳小志。因為他們知道,只要有“小志哥”在,他一定會給同學們提供各種解決問題的辦法,幫助他們克服困難。2011年,一位學生在上體育滑輪課時意外摔傷,造成左手粉碎性骨折。接到電話后,陳小志第一時間趕到學生身邊。在去醫(yī)院途中,他始終緊緊抱扶著受傷學生,看著學生痛得發(fā)白的臉,他感同身受,“不要怕,堅持住,有老師在”。到醫(yī)院后,他墊付入院費用,尋求最好的主治醫(yī)生。由于學生的父母都在外省,無法趕到醫(yī)院,在5個多小時的手術(shù)過程中,他一直守在手術(shù)室門口,直到深夜聽到手術(shù)成功的消息時才長舒了一口氣。
這樣的故事在陳小志的學生工作中屢見不鮮。當學生取得成績,他總是第一時間祝福;學生遇到困難,他第一時間解決;學生出現(xiàn)狀況,他第一時間出現(xiàn)……很多時候,他不僅是老師,更是家人一般的存在,將學生的事情當作自己的事情,全心全意為學生服務,只為他們在成長的道路上越走越穩(wěn)。
樂于奉獻的“陳隊長”
陳小志經(jīng)常跟學生們說:“每個人都不能只想到讓自己過得更好,也應該想到自己能夠為別人做點什么”。從2006年起,陳小志加入志愿者的行列,并以自己的行動帶動了一大批青年大學生志愿服務社會。每半個月,陳小志都會帶領(lǐng)志愿者們到南昌市啟音學校,為那里的聾啞兒童提供“一對一”的幫扶服務。為了能和有聽力障礙的孩子們交流,他在工作之余刻苦學習手語,慢慢的走進了這些孩子,他自掏腰包邀請孩子們?nèi)ゲ┪镳^和科技館參觀學習。如今,志愿隊迎來了最小的志愿者——陳小志7歲的兒子,他愛的朋友圈越來越壯大。
這些年來,陳小志開展志愿服務400余次,參與志愿服務2000人次,累計志愿服務超過20000小時。他帶領(lǐng)的志愿者團隊被各級媒體爭相報道,指導的團支部獲得“全國五四紅旗團支部”榮譽稱號,負責學院團委工作也2次獲得“全省五四紅旗團委”。

陳小志說,當一名團干部是幸福的,他的收獲遠遠大于自己的付出。15年來,陳小志始終牢記一個信念:用恒心開展工作,以細心指導學生,讓愛心彰顯價值,做學生的知心人、熱心人、領(lǐng)路人。用愛心與責任寫就一名團干部前行的一撇一捺,為國家培養(yǎng)更多合格建設(shè)者、為新時代共青團事業(yè)譜寫新篇章將成為他不懈的動力。
報道:宣傳部 王詩慧 審核:高蕓